联盟动态 研究热点 研究成果
“‘互联网+财税’近期若干重要发展趋势”研讨会会议简报
发布时间:2020-06-09

2020年6月9日上午,“互联网+财税”联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线上研讨会,就“互联网+财税”领域出现的若干重要趋势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由联盟秘书处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牵头,近二十位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及相关业务专家参加了研讨。会议主要就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国际环境变化背景下的财税服务格局变化等主题进行了研讨。研讨会由“互联网+财税”联盟秘书长谢波峰主持。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苏屹就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的发展与运用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他首先介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出现的三个变化。一是目前形成了三个开具增值税专票电子化平台:税务总局的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企业自建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二是电子发票平台的三个新变化:新版税控设备的推广应用,版式文件OFD格式的推行,税务系统统一签发电子印章征书。三是新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建设备案流程明确即:部署环境、接入验证、等保测评、平台备案。同时,他认为无纸化电子发票归档管理将扫清财务和税务数字化最后的障碍,自动化处理流程将节约大量人工成本,为共享中心带来巨大改变。
 
苏屹强调,发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发票数字化使得财务管理便捷性、发票使用合规性提高、税收遵从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对企业数据规范管理、发票电子档案保管、人员岗位职责调整、新的合规风险等挑战。因此,需要企业在人员、岗位、职责梳理,系统升级,规范流程和数据,税务共享规划设计,做好专票电子化变革专项预算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
 
最后,苏屹对企业在电子化财务管理后的运营状态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他认为在电子化全面推行之后,大数据的采集成本将降到最低,电子化将解放更多的人工成本,最大程度的自动化处理流程将为共享中心带来巨大改变。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税产业本部云税生态(事业)部部长江洪就会计档案向电子化转变的必要性及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他首先指出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现状的痛点,一方面传统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造成档案管理成本较高、利用性较差;另一方面传统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导致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监管不便。因此,会计档案电子化成为必然趋势。就电子会计档案的具体应用场景,他将其规划为七步:无纸化报销归档、业务单据无纸化归档、会计资料以电子和纸质关联方式收集、会计档案组卷入库、移交、借阅和销毁。在对比会计档案纸质与电子化差异后,他强调相比于纸质档案,电子会计档案将降低会计档案的存储和管理成本,提高会计档案检索及业务的处理效率。
 
最后,江洪对未来财税数字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他认为在整个发票电子化后,电子科技档案将成为很多企业的刚需,希望“互联网+财税”联盟能够将凭证数字化、发票数字化等构建成财税一体化的共享中心形式,向广大企业用户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京东集团财税创新副总监刘沛探讨了企业财税管理数字化的优缺点。他首先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为背景,谈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将成为微观层面上提升经济运营效率的重要抓手,企业财税管理数字化一方面将提升企业发票管理效率、利于企业监控走高票,被虚开等厂商的情况、有助于税务机关缩短发票的领购时间;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进程中,将会因企业形态或规模的转变而产生不同的痛点,尤其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标准化的财税数字化产品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的多变,目前数字化产品的技术逻辑设置无法满足企业对财税管理智能化的期望,而且在信息系统不完备的情况下,可能加重财务人员工作量,最终导致电子化预期效果无法实现。因此,他期望生产财税信息化产品的公司能够进一步强化产品,推出更智能、适用、通用的财务和税务电子化产品。
 
华政研究院院长吴小强简要介绍华政研究院的主要服务项目,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建设中资主导的国际事业网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可信的专业化服务。
 
围绕着以上主题发言,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税汇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贾俊远站在企业管理层面对财税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以下看法,一是企业端和产品端对数字化的理解、服务和准备都较为薄弱。二是数字化的核心目标是效率的提升,微观上效率提升对应企业成本的有效降低,宏观上效率的提升包括税收征管体系的效率进化。三是落实数字化首先应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四是应找到适宜财税数字化的良好框架,解决路径问题。 
 
学术委员会主任谭荣华教授分析了当前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并对联盟发展提出建议。他强调财税联盟的问题研究首先应落实中央精神,将五大动能如何有效运用在管理服务角色上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向,其后再考虑业务的问题。业务问题应集中于三个核心:管理、服务、决策。最后,他表示希望财税联盟各成员的资源、特长充分利用融合,为达成共性期望而努力,帮助联盟扩大话语权。 
 
“互联网+财税”联盟会长岳树民教授规划了联盟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财税联盟不仅要探讨具体技术和业务应用问题,更要涉及到理念、服务、管理层面,深入挖掘与讨论更高层面的问题,比如制度安排、“互联网+”环境下财税与金融、企业、社会和信用管理之间的关系等,联盟应该在发展思想和战略方面发表更多的见解。 
 
会议其他代表就企业财税管理数字化、政策明晰性问题发表见解,并提出对财税联盟后续发展的期望。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执行所长谢波峰副教授代表联盟秘书处感谢各成员单位对会议工作的支持,并表示将进一步为各成员单位打造行业交流和发声平台,围绕着共同发展,未来将策划两个系列活动,一是深入的专题研讨会,二是围绕着重点问题的具体调研。 


 

2020年6月9日上午,“互联网+财税”联盟通过腾讯会议举行线上研讨会,就“互联网+财税”领域出现的若干重要趋势进行专题研讨。研讨会由联盟秘书处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牵头,近二十位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及相关业务专家参加了研讨。会议主要就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国际环境变化背景下的财税服务格局变化等主题进行了研讨。研讨会由“互联网+财税”联盟秘书长谢波峰主持。
 

百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苏屹就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的发展与运用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他首先介绍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出现的三个变化。一是目前形成了三个开具增值税专票电子化平台:税务总局的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企业自建电子发票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二是电子发票平台的三个新变化:新版税控设备的推广应用,版式文件OFD格式的推行,税务系统统一签发电子印章征书。三是新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建设备案流程明确即:部署环境、接入验证、等保测评、平台备案。同时,他认为无纸化电子发票归档管理将扫清财务和税务数字化最后的障碍,自动化处理流程将节约大量人工成本,为共享中心带来巨大改变。
 
苏屹强调,发票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一方面发票数字化使得财务管理便捷性、发票使用合规性提高、税收遵从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对企业数据规范管理、发票电子档案保管、人员岗位职责调整、新的合规风险等挑战。因此,需要企业在人员、岗位、职责梳理,系统升级,规范流程和数据,税务共享规划设计,做好专票电子化变革专项预算等多方面的应对策略。
 
最后,苏屹对企业在电子化财务管理后的运营状态进行了分析与预测。他认为在电子化全面推行之后,大数据的采集成本将降到最低,电子化将解放更多的人工成本,最大程度的自动化处理流程将为共享中心带来巨大改变。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金税产业本部云税生态(事业)部部长江洪就会计档案向电子化转变的必要性及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他首先指出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现状的痛点,一方面传统会计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造成档案管理成本较高、利用性较差;另一方面传统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导致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监管不便。因此,会计档案电子化成为必然趋势。就电子会计档案的具体应用场景,他将其规划为七步:无纸化报销归档、业务单据无纸化归档、会计资料以电子和纸质关联方式收集、会计档案组卷入库、移交、借阅和销毁。在对比会计档案纸质与电子化差异后,他强调相比于纸质档案,电子会计档案将降低会计档案的存储和管理成本,提高会计档案检索及业务的处理效率。
 
最后,江洪对未来财税数字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他认为在整个发票电子化后,电子科技档案将成为很多企业的刚需,希望“互联网+财税”联盟能够将凭证数字化、发票数字化等构建成财税一体化的共享中心形式,向广大企业用户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京东集团财税创新副总监刘沛探讨了企业财税管理数字化的优缺点。他首先以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为背景,谈到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将成为微观层面上提升经济运营效率的重要抓手,企业财税管理数字化一方面将提升企业发票管理效率、利于企业监控走高票,被虚开等厂商的情况、有助于税务机关缩短发票的领购时间;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推动数字化进程中,将会因企业形态或规模的转变而产生不同的痛点,尤其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标准化的财税数字化产品难以满足企业需求的多变,目前数字化产品的技术逻辑设置无法满足企业对财税管理智能化的期望,而且在信息系统不完备的情况下,可能加重财务人员工作量,最终导致电子化预期效果无法实现。因此,他期望生产财税信息化产品的公司能够进一步强化产品,推出更智能、适用、通用的财务和税务电子化产品。
 
华政研究院院长吴小强简要介绍华政研究院的主要服务项目,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建设中资主导的国际事业网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优质可信的专业化服务。
 
围绕着以上主题发言,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中税汇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贾俊远站在企业管理层面对财税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以下看法,一是企业端和产品端对数字化的理解、服务和准备都较为薄弱。二是数字化的核心目标是效率的提升,微观上效率提升对应企业成本的有效降低,宏观上效率的提升包括税收征管体系的效率进化。三是落实数字化首先应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四是应找到适宜财税数字化的良好框架,解决路径问题。 
 
学术委员会主任谭荣华教授分析了当前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并对联盟发展提出建议。他强调财税联盟的问题研究首先应落实中央精神,将五大动能如何有效运用在管理服务角色上作为研究的重要方向,其后再考虑业务的问题。业务问题应集中于三个核心:管理、服务、决策。最后,他表示希望财税联盟各成员的资源、特长充分利用融合,为达成共性期望而努力,帮助联盟扩大话语权。 
 
“互联网+财税”联盟会长岳树民教授规划了联盟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财税联盟不仅要探讨具体技术和业务应用问题,更要涉及到理念、服务、管理层面,深入挖掘与讨论更高层面的问题,比如制度安排、“互联网+”环境下财税与金融、企业、社会和信用管理之间的关系等,联盟应该在发展思想和战略方面发表更多的见解。 
 
会议其他代表就企业财税管理数字化、政策明晰性问题发表见解,并提出对财税联盟后续发展的期望。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财税电子化研究所执行所长谢波峰副教授代表联盟秘书处感谢各成员单位对会议工作的支持,并表示将进一步为各成员单位打造行业交流和发声平台,围绕着共同发展,未来将策划两个系列活动,一是深入的专题研讨会,二是围绕着重点问题的具体调研。 


 

下一篇:郝龙航:数字经济下的税务筹划



c2020 版权所有 数科税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