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票 税收监管 政策解读 税收科技动态 研究前沿 信息科技前沿 税收政策和管理新政
一张发票的千年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0-08-19



 “老板,这些办公用品……”
 “麻烦您帮我开张发票……”
 “好嘞!您稍等”

发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既是消费购物的依据
又是维权报销的凭证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
发票诞生于何时?
又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呢?
发票圈儿数百年来
究竟都发生过哪些大事小情?
你还以为发票只是经济圈的事儿吗?
其实它的背后,是一部厚重的中国文化史
 
 
 
在古代,发票可不是一个简单收付款的凭证
源于何时?
起于何地?
又从什么时候兼职了彩票功能?
 
周朝


我们的祖先通过给绳子打结,
记录各种事务。
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
竹片、木板就派上了用场,
发明了一种叫“书契”的东西,
大家习惯称它为发票的祖先。
 
商朝


经济交往日趋频繁
买几头牛,
卖几匹布,
谁?
在哪?
买了啥?
买多少?
找个小本本记下了才妥当,
商朝的伙计们一合计,
“记事刻辞”。


 


战国


从战国开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
发票的正式称呼叫做“发奉”。
第一张“发奉”,
就是荆轲刺秦王时用到的那张裹着匕首的地图。


荆轲乃是一介武夫,
想要靠近秦王必须献上秦王最想要的东西,
燕国涿郡地图。
据史记记载,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
图穷而匕首见。


这里的图就相当于荆轲能见秦王的凭据,
而记载中的发、奉二字的组合,
也就成为发票早期的称呼。
 
东晋


经济繁荣,人类文明也进步了,
张三李四买卖田地,光写个纸条,
日后不认帐咋办?
咱得让官府参与进来!
收点公证费,那时候叫“估税”。
交完税,啪地盖上官府印章,
这桩买卖就有官府撑腰了。
过去叫“输估”放现在叫产权登记,
我国的契税就是这样由来的。
这种官府认可的商事凭证,人称“文券”。
 
宋朝


纸币出现了,
各种税收制度也得规范规范了。
不仅要有民赋薄籍,还要盖章防伪。
团印、长印、梢印,过一阵就换个图案
防假防盗防模仿。
 
清朝


又过了几百年,
发票进入了发展黄金期,
清朝中晚时期,发票大量使用。
 
在那个衰落的王朝,
白道有白道的发票,
黑道有黑道的发票。
土匪路霸收过“买路钱”之后,
都会给商人发一面小旗帜,
从此商人就不用担心在这趟路上被二次打劫。
要是商人被不入眼的小贼惦记上了,
那路霸还会主动提出保护。
这也就是“售后服务”的意思。
这个小旗子,就有了“发票”凭证的作用了。
在清朝发奉还是一种纯粹的民间商用文书。
但已经算得上是通用可信的凭据
 

民国
 
在民国时期,开具发票可是一种规矩。
那时候人们是很讲礼貌,
发票长得也很好看,
清秀的字迹再配上山山水水。

 

当时出售货物必须开发票,贴印花税票。
买支笔、买灯泡、买口锅,
甚至连给别人送礼都不例外。
要是被查出没开发票,
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而后,一次政府的变相福利成就了现有的有奖发票。
1943年重庆国民政府税务局,
在内部员工中举行了一种有奖收发票活动。
每上交一张发票就奖励2元现金。
发票这张小纸片从此就有了返现价值。
这种低门槛、高奖金的活动,
不亚于路边捡钱。
 
新中国


终于在1982年3月份的一天,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有人站出来了说,
发票是财务收支的合法凭证,
以后我们要将发票作为计税依据。
 
打铁要趁热,
1986年 - 《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1993年 - 《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发布
2010年 - 《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生效
 
这期间,出现了一种叫互联网的东西。
2013年,国家语重心长地说:
发票啊,你也得跟上时代啊!
于是,
2013年6月,
发票圈儿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京东集团率先开出了第一张电子发票!
方便、快捷、易存储。
妈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我遗失发票啦,OMG!

2015年,电子发票正式取得合法上岗证。
2018年,在高速公路通行费领域,
已经开启了可抵扣的电子发票新模式。
这意味着电子发票的抵扣已经打通,
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指日可待。

时至今日,
电子发票已经在十余个领域全面推开,
为降低企业成本,
提升社会效能,
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至此,
发票家族共有13个小伙伴儿:

 
 

叮~
京东的电子发票开出来了,
报销去。

The End

 



 “老板,这些办公用品……”
 “麻烦您帮我开张发票……”
 “好嘞!您稍等”

发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既是消费购物的依据
又是维权报销的凭证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
发票诞生于何时?
又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呢?
发票圈儿数百年来
究竟都发生过哪些大事小情?
你还以为发票只是经济圈的事儿吗?
其实它的背后,是一部厚重的中国文化史
 
 
 
在古代,发票可不是一个简单收付款的凭证
源于何时?
起于何地?
又从什么时候兼职了彩票功能?
 
周朝


我们的祖先通过给绳子打结,
记录各种事务。
后来,随着文字的出现,
竹片、木板就派上了用场,
发明了一种叫“书契”的东西,
大家习惯称它为发票的祖先。
 
商朝


经济交往日趋频繁
买几头牛,
卖几匹布,
谁?
在哪?
买了啥?
买多少?
找个小本本记下了才妥当,
商朝的伙计们一合计,
“记事刻辞”。


 


战国


从战国开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
发票的正式称呼叫做“发奉”。
第一张“发奉”,
就是荆轲刺秦王时用到的那张裹着匕首的地图。


荆轲乃是一介武夫,
想要靠近秦王必须献上秦王最想要的东西,
燕国涿郡地图。
据史记记载,
轲既取图奉之,
发图,
图穷而匕首见。


这里的图就相当于荆轲能见秦王的凭据,
而记载中的发、奉二字的组合,
也就成为发票早期的称呼。
 
东晋


经济繁荣,人类文明也进步了,
张三李四买卖田地,光写个纸条,
日后不认帐咋办?
咱得让官府参与进来!
收点公证费,那时候叫“估税”。
交完税,啪地盖上官府印章,
这桩买卖就有官府撑腰了。
过去叫“输估”放现在叫产权登记,
我国的契税就是这样由来的。
这种官府认可的商事凭证,人称“文券”。
 
宋朝


纸币出现了,
各种税收制度也得规范规范了。
不仅要有民赋薄籍,还要盖章防伪。
团印、长印、梢印,过一阵就换个图案
防假防盗防模仿。
 
清朝


又过了几百年,
发票进入了发展黄金期,
清朝中晚时期,发票大量使用。
 
在那个衰落的王朝,
白道有白道的发票,
黑道有黑道的发票。
土匪路霸收过“买路钱”之后,
都会给商人发一面小旗帜,
从此商人就不用担心在这趟路上被二次打劫。
要是商人被不入眼的小贼惦记上了,
那路霸还会主动提出保护。
这也就是“售后服务”的意思。
这个小旗子,就有了“发票”凭证的作用了。
在清朝发奉还是一种纯粹的民间商用文书。
但已经算得上是通用可信的凭据
 

民国
 
在民国时期,开具发票可是一种规矩。
那时候人们是很讲礼貌,
发票长得也很好看,
清秀的字迹再配上山山水水。

 

当时出售货物必须开发票,贴印花税票。
买支笔、买灯泡、买口锅,
甚至连给别人送礼都不例外。
要是被查出没开发票,
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而后,一次政府的变相福利成就了现有的有奖发票。
1943年重庆国民政府税务局,
在内部员工中举行了一种有奖收发票活动。
每上交一张发票就奖励2元现金。
发票这张小纸片从此就有了返现价值。
这种低门槛、高奖金的活动,
不亚于路边捡钱。
 
新中国


终于在1982年3月份的一天,
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有人站出来了说,
发票是财务收支的合法凭证,
以后我们要将发票作为计税依据。
 
打铁要趁热,
1986年 - 《全国发票管理暂行办法》颁布
1993年 - 《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发布
2010年 - 《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生效
 
这期间,出现了一种叫互联网的东西。
2013年,国家语重心长地说:
发票啊,你也得跟上时代啊!
于是,
2013年6月,
发票圈儿发生了一件大事儿:
京东集团率先开出了第一张电子发票!
方便、快捷、易存储。
妈妈以后再也不用担心我遗失发票啦,OMG!

2015年,电子发票正式取得合法上岗证。
2018年,在高速公路通行费领域,
已经开启了可抵扣的电子发票新模式。
这意味着电子发票的抵扣已经打通,
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指日可待。

时至今日,
电子发票已经在十余个领域全面推开,
为降低企业成本,
提升社会效能,
促进全社会节能减排,
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至此,
发票家族共有13个小伙伴儿:

 
 

叮~
京东的电子发票开出来了,
报销去。

The End

 

上一篇:从四点看电子发票推广带来的社会化效益

下一篇:沈建光:数字经济是畅通“双循环”关键



c2020 版权所有 数科税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