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2000年开始推动电子发票以来,逐渐形成了B2B、B2C、B2G、B2G2C以及慈善应用等多个场景,全面覆盖台湾所有行业。目前,台湾每年开具统一发票约87亿张,其中电子发票超过50亿张,民众满意度超过90%。
深度探究台湾电子发票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台湾电子发票具有以下三点巨大优势:
政府推动电子发票发展更为系统化
政府在电子发票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保障并推动电子发票,台湾出台一系列配套较齐全的政策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台湾由政府本门牵头,建立了统一平台 - 加值服务中心的电子发票管理与运营模式,从而创设了电子发票运行的良好环境。通过建设统一平台,台湾统一了电子发票的数据标准,进而使电子发票更为便捷地实现互通与交互。
2013年,台湾将电子发票写入《统一发票使用办法》,从立法层面确立了电子发票合法性,各个单位、个人均不可拒收电子发票。
同时,台湾以其“财政部财税资讯中心”牵头,同步设立“电子发票推动项目小组”,在全台范围内进行宣讲与辅导。
此外,台湾电子发票也加入到高额奖金的发票抽奖活动中。台湾布奖率和中奖率高,每两个月开奖一次,中奖率为千分之4,使得发票开奖成为台湾民众极度关注的一项活动(电视直播),调动了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
消费者获取电子发票更为便捷
为了使消费者更容易获取电子发票,台湾在推行电子发票时提出了“载具”概念。
按照台湾电子发票统一平台 - 加值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除统一平台外,台湾还可以通过加值服务中心,或企业自建开票平台获取电子发票。台湾民众与企业可以凭手机号码在统一平台上申请条码形态的电子发票载具,也可以使用加值服务中心或自建发票的载具(如购物卡、悠游卡、银行卡等)。
由于载具已经记录了纳税人的相关身份信息,因此通过载具,台湾电子发票可以在秒级时间内便捷获取电子发票并归入纳税人账户,作为个人消费的证明或未来申报抵扣的凭据。
我们现在通过微信卡包、“我的发票”等 公众号或APP已经可以简单地查看和管理自己收到的电子发票,希望未来能够将已经实现的便捷管理方式进一步延伸到获取环节,只需要扫个人码就可以快速完成开票与发送,不需要每次询问和输入纳税人名称及纳税识别号。
电子发票抵扣税款更简单
台湾电子发票基本等同于大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已经打通全部电子化入账、抵扣、申报链条,全面允许企业应用电子发票进行入账、进项税抵扣、申报。
由于台湾发票从获取到完成纳税申报和抵扣进项税款的过程中,不存在认证环节,而是由纳税人自行依据税法规定判断获取的发票是否可以依法抵扣进项税金,直接完成申报抵扣工作。台湾税务机关则是在收到申报信息后进行监督、比对和稽查。
因此,台湾电子发票完成归户后,即可按照税法规定无需认证程序,直接在纳税申报时将进项发票实现电子化申报抵扣,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发票流转效率。税务机关也可以凭借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加强税收征管与稽查工作效率。
从大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实践上看,由于近年来信息化、高新技术发展较为迅猛,一部分企业已经可以通过税务机关的系统实现“勾选认证”程序,并且也证明了“勾选认证”这一举措便于纳税人完成专用发票的认证和抵扣。因此税务机关完全可以考虑全面推行“勾选认证”或直接取消认证程序,通过专用发票大数据实现税收高效监管,进一步提升征管效率。
“互联网+财税”联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两岸税收管理及电子发票之异同,力求形成相关研究报告,共同推动两岸“互联网+财税”产业进一步发展。
台湾自2000年开始推动电子发票以来,逐渐形成了B2B、B2C、B2G、B2G2C以及慈善应用等多个场景,全面覆盖台湾所有行业。目前,台湾每年开具统一发票约87亿张,其中电子发票超过50亿张,民众满意度超过90%。
深度探究台湾电子发票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台湾电子发票具有以下三点巨大优势:
政府推动电子发票发展更为系统化
政府在电子发票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保障并推动电子发票,台湾出台一系列配套较齐全的政策法规,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修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台湾由政府本门牵头,建立了统一平台 - 加值服务中心的电子发票管理与运营模式,从而创设了电子发票运行的良好环境。通过建设统一平台,台湾统一了电子发票的数据标准,进而使电子发票更为便捷地实现互通与交互。
2013年,台湾将电子发票写入《统一发票使用办法》,从立法层面确立了电子发票合法性,各个单位、个人均不可拒收电子发票。
同时,台湾以其“财政部财税资讯中心”牵头,同步设立“电子发票推动项目小组”,在全台范围内进行宣讲与辅导。
此外,台湾电子发票也加入到高额奖金的发票抽奖活动中。台湾布奖率和中奖率高,每两个月开奖一次,中奖率为千分之4,使得发票开奖成为台湾民众极度关注的一项活动(电视直播),调动了消费者索取发票的积极性。
消费者获取电子发票更为便捷
为了使消费者更容易获取电子发票,台湾在推行电子发票时提出了“载具”概念。
按照台湾电子发票统一平台 - 加值服务中心的运营模式,除统一平台外,台湾还可以通过加值服务中心,或企业自建开票平台获取电子发票。台湾民众与企业可以凭手机号码在统一平台上申请条码形态的电子发票载具,也可以使用加值服务中心或自建发票的载具(如购物卡、悠游卡、银行卡等)。
由于载具已经记录了纳税人的相关身份信息,因此通过载具,台湾电子发票可以在秒级时间内便捷获取电子发票并归入纳税人账户,作为个人消费的证明或未来申报抵扣的凭据。
我们现在通过微信卡包、“我的发票”等 公众号或APP已经可以简单地查看和管理自己收到的电子发票,希望未来能够将已经实现的便捷管理方式进一步延伸到获取环节,只需要扫个人码就可以快速完成开票与发送,不需要每次询问和输入纳税人名称及纳税识别号。
电子发票抵扣税款更简单
台湾电子发票基本等同于大陆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已经打通全部电子化入账、抵扣、申报链条,全面允许企业应用电子发票进行入账、进项税抵扣、申报。
由于台湾发票从获取到完成纳税申报和抵扣进项税款的过程中,不存在认证环节,而是由纳税人自行依据税法规定判断获取的发票是否可以依法抵扣进项税金,直接完成申报抵扣工作。台湾税务机关则是在收到申报信息后进行监督、比对和稽查。
因此,台湾电子发票完成归户后,即可按照税法规定无需认证程序,直接在纳税申报时将进项发票实现电子化申报抵扣,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发票流转效率。税务机关也可以凭借申报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加强税收征管与稽查工作效率。
从大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实践上看,由于近年来信息化、高新技术发展较为迅猛,一部分企业已经可以通过税务机关的系统实现“勾选认证”程序,并且也证明了“勾选认证”这一举措便于纳税人完成专用发票的认证和抵扣。因此税务机关完全可以考虑全面推行“勾选认证”或直接取消认证程序,通过专用发票大数据实现税收高效监管,进一步提升征管效率。
“互联网+财税”联盟将进一步深入研究两岸税收管理及电子发票之异同,力求形成相关研究报告,共同推动两岸“互联网+财税”产业进一步发展。